催化臭氧深度處理在石化行業的應用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2019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公示稿),共26項先進技術入選。其中催化臭氧深度處理工藝入選,題目為:臭氧多相催化氧化—強化曝氣生物濾池難降解有機廢水深度處理技術。該工藝不僅是“工藝路線”、“技術特點”描述得準確;而且“主要技術指標”、“適用范圍”也完全可行。
工藝路線:催化氧化池內廢水中有機物在催化劑作用下被臭氧氧化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或礦化,出水在穩定池中通過靜置或吹脫脫出殘余臭氧后,進入曝氣生物濾池進行生物處理,進一步降解廢水中小分子有機物和微量氨氮。穩定池逸出臭氧經收集后采用尾氣破壞裝置治理。
技術特點:采用催化劑提高臭氧氧化效率、廢水可生化性,采用曝氣生物濾池深度降解臭氧氧化產生的小分子有機物。
主要技術指標:進水B/C<0.2,COD≤200mg/L時,出水COD≤60mg/L。
適用范圍:石化行業等廢水二級生化出水深度處理。
以下是馬老師的幾天體會:
1、催化臭氧,屬高級氧化領域。另一個更為廣泛使用的高級氧化技術“芬頓法”,并沒有被列入這次目錄。其實“芬頓法”應用于深度處理,水處理效果也不錯,但它產泥量大、產鹽量大,其局限性逐漸被行業界所認識。
2、臭氧應用于深度處理,重點在于催化。目錄的名稱,實際上強調了這一點。催化臭氧氧化其成本畢竟高于生物法,但它可以顯著提高已經生物處理過廢水的可生化性,由此我提出了“二次生化”的概念,本次目錄推薦的技術完全符合這一概念。
3、催化臭氧工藝,只適用于深度處理;且對殘余COD的去除率有限,馬老師在多個報告中都強調這一點。我們從大量的實驗中總結出:對于較為理想的廢水水質,COD去除率也就在50% - 60%之間;但“二次生化”COD去除率仍可達到45%左右。這次目錄所提出的技術指標,COD去除率約在70%,是二個工藝單元組合的COD去除率,恰恰落在我們的實驗范圍。
4、關于技術“適用范圍”,目錄列出的是“石化行業”。我們做過大量的染整工業廢水和煤化工廢水,對于這兩個行業的大部分來水水樣,都能達到上述技術指標,我以為該推薦技術適用于更多的行業。